top of page

​夢廻春閨

2023鐵玫瑰藝術節 11.4 米倉劇場

可憐無定河邊骨,猶是春閨夢裡人

《隴西行》唐詩人 陳陶

2023鐵玫瑰藝術節-夢廻春閨.jpg

「是台灣近年來最好的節目!」-全州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朴在仟讚譽
★臺北藝術節熱烈好評
熱騰騰台新藝術獎第三季提名

一如名聞國際的台灣美食,不同族群、地域的料理風格在此混融出多樣性豐厚的飲食文化;台灣的音樂與戲劇表演亦然,基因多元、血統混雜,也因此有極高機率演化出獨特且具適應性、屬於未來的表演藝術。為了尋找並形塑新品種表演,捌號會所以三年醞釀推出《夢廻春閨》,2022年首演於韓國全州國際音樂節後,挾好評聲量回歸演出,2023台北藝術節首演後佳評如潮,將傳統戲曲唱腔、現代音樂演奏、當代劇場空間運用的三合一新樂╱劇種,呈現給最知味的觀眾饕客。

 

由音樂策展人林芳宜發動,導演王嘉明、作曲家陳樂鐸、二胡王維剛、古箏吳妍萱、笛子林小楓、打擊張幼欣,以及知名京腔乾旦兆欣攜手合作,取材民初京劇《春閨夢》,以一位新婚丈夫被迫參軍打仗的女子,因思君輾轉而夢憶糾纏的故事,佐以《詩經》充滿跌宕節奏、富於想像的文句,打造出聲響豐富、意象飽滿的文本內容;而故事中千古不變的戰火無情、人性明暗,亦高度呼應當前經驗。王嘉明游刃於傳統和當代之間的劇場敘事、演員與樂手高度默契的劇演樂奏,在陳樂鐸帶有搖滾呼吸的律動下,為你帶來一場時空疊合、迷離繾綣的迴旋幽夢。

369431555_785785786882144_7719355943149164520_n.jpg

導演的話

王嘉明

三年前在衛武營的工作坊,因為樂手和表演者的組合,選擇了最古老民謠:《詩經》。試了如何依照不同篇章的文字轉譯成視覺、情境和運動,再從這些視覺、情境和運動,加上原來文字的韻律,共同譜成聲響結構。疫情之後,再度重啟,加上了民國初年,程硯秋編寫的《春閨夢》。劇名來自唐朝陳陶的〈隴西行〉,內容是三國時代的丈夫已戰死沙場,等待中寡婦的一場夢,《詩經》亦是以此戰爭等待設定的前提做為選擇依據,編織成了《夢迴春閨》。因此,在詩詞、字句和音符中,戰爭的角色和情境,從三千多年前、三國、唐朝,貫串到民國.如果,戰爭是個不斷反覆演奏安魂曲的樂團,音樂持續合奏中。

20230817-DSC07873.jpg

​關於音樂

​林芳宜

傳統元素的創新是近十多年的顯學,然而在「新」的定義、「新」的體質和追求「新」的過程中,傳統之所以成為傳統的美學核心,卻逐漸消弭在喧嘩思辨中。
《夢廻春閨》最初的起心動念是新創戲曲音樂的當代語彙、雅俗共賞但不套用既有的娛樂音樂模式,再加上定位為面向國際的製作,樂器選擇在考量巡演便捷性時,也有極大的限制。這些創作設定所圍繞的核心,是傳統戲曲的唱作之美與音樂性,依據這些設定所邀請加入這個製作的作曲家陳樂鐸、戲曲演員兆欣、加上導演王嘉明與熟稔整個音樂光譜的眾音樂家們,一步一腳印、從文本、編腔到每個音符,從零開始建構這部作品。

起於當代的探究、求索於傳統,最後完成當代技法與傳統美學的結合,《夢廻春閨》既是新樂種,同時也是戲曲的全新型態。

20230817-DSC07964.jpg

關於程派的格新思潮

兆欣 摘錄

不能只抱著頭叫痛,應當堅執著合理的人生觀。因此,我生了一種妄想,決然將我的整個生命貢獻給和平之神——既生為人,就應當對於人類要發生一種互助心,對於社會要負有一種責任心,所以我生了這妄想。

我的職業是演劇,演劇是要求人類生活目標之提高的,是要求人類生活狀態之改善的。和平的實現,從

而人類幸福的實現,這不是提高人類生活目標是甚麼?這不是改善人類生活狀態是甚麼?所以,以戲劇為和平運動的手段,不但可能,而且必要。

現在的中國戲劇,固然一叢故紙中也還有一部份好的存在著,但大體上是用得著托爾斯泰於十九世紀的俄國藝術的批評:是從遊民階級生出來的不完備的產物。然而,中國民族到底是歷來酷愛和平的,在金悔廬先生所輯的 《苦兵集》裡,纏綿悱側,無一字一句不是在詛咒戰神。假如能把從游民階級生出來的不完備的東西擱下,另外來幹過,使戲劇走入 「人生的藝術」的軌道,我相信在這裡面所表現的,最大部分便是和平運動。

戲劇的使命是應該如此,而我民族的天性又本來如此,因此,站在我的職業的立場上,我決然將我的整個生命貢獻給和平之神。

和平是否因我的努力而得到效果?這是不敢誇大。但我的命運已經這樣決定了,就姑認這是妄想吧,也堅持著幹下去。

——節選自《和平主義的戲劇運動》,程硯秋著,1932年,世界社刊行。

366362623_784956386965084_8158293291116044554_n.jpg

Meet The Team

368391518_1264589834196887_1277873629887793852_n.jpg

演出製作團隊

捌號會所 捕貓人製品
 

藝術概念|林芳宜

導演暨文本|王嘉明

音樂統籌|陳樂鐸

共創暨京腔主演|兆欣

共創暨演出|二胡:王維剛、古箏:吳妍萱、笛子:林小楓、擊樂:張幼欣

協力演員|劉世勤

敘事空間|黃怡儒

影像製作|高韻茹

燈光設計|王天宏

音響|小野寺佳史

舞台監督|劉冠伶

宣傳片|黃雅農

 

製作人|黃珮婕

製作單位|捌號會所 捕貓人製品
指定投影|EPSON
前期研發支持: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

贊助: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「跨域合創計畫補助專案」
臺灣首演支持: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臺北藝術節

366380284_784956343631755_323885859055233549_n_edited.jpg

捌號會所 捕貓人製品

捌號會所是一個集結音樂家、作曲家、藝術家與藝術行政的專業團隊,以藝術陪伴和製作創發為核心業務,透過行政統籌與資源整合,協助與陪伴藝術家們開創新的可能性、充分發揮優異的專業能力和強大的創作展演能量。挖掘更多臺灣優秀的人才、為藝術家們規劃展演,並透過國際網絡及全球巡演計畫,為藝術家鋪設踏上國際舞台的路徑。「捕貓人製品」是捌號會所在藝術家支持系統的概念下,以創新製作為目標,協助藝術家實踐作品的系列製作。
了解更多:https://www.studioacht.com.tw/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