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筠涵
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碩士(2011),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音樂學博士(2019),專長琵琶演奏、琵琶音樂相關研究,現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專任助理教授、CUBE BAND 三重奏團員,並兼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。
她的彈奏細膩質樸、沉穩內斂,在琵琶音樂的文化脈絡與紋理中,逐漸積累出個人的音樂厚度與文化視角,演研並進地耕耘於琵琶傳統音樂的整理與傳承,並投入當代語彙的開拓與實踐,於當代琵琶作品之演繹上亦頗有心得。2006 年在國家演奏廳成功舉辦首場個人獨奏會以來,多次於國家演奏廳、臺北中山堂中正廳、高雄市音樂館、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, San Bernardino、衛武營表演廳、臺大雅頌坊等地舉辦個人琵琶獨奏會,並經常在臺首演多首作品,包含有溫德青《敘事曲》、Timothy Roy Behind the Back、Marc Battie I GYSIN等。2019 起參與臺灣團隊捌號會所(Studio Acht)「藝術陪伴計畫」投入多項新創製作計畫,並與打擊演奏家方馨、古箏演奏家吳妍萱組成 CUBE BAND 三重奏以進一步探索更多傳統音樂的可能性,除擅長當代音樂之演出外,也進行創作,並於2022年十月發行CUBE BAND 首張數位EP《夜半聽潮》。
臺灣高雄人,自9 歲習琴,琵琶師承見鏤法師(高玉玫)、杜潔明、紀永濱、王世榮教授。筠涵於音樂班體系下成長,求學期間屢獲首獎,曾多次赴陸向林石城、劉德海、楊靖、王梓靜等教授請益,並深受劉德海藝術思維之影響。大學階段非典型地選擇就讀於國立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,使她有著不同於一般琵琶演奏家的視角與思考,也自大學起隨王世榮教授習琴,後以榜首成績考進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樂系碩士班,並受教於王世榮教授與施德玉教授;2013 年開始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擔任兼任講師,同年以榜首考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博士班,研究傳統琵琶樂譜,並在呂錘寬教授指導下完成博士學業,以《明清琵琶樂曲:樂譜與詮釋之間關係之研究》為題、研究琵琶傳統樂曲中「骨幹譜與演奏譜之間的活性演繹與邏輯」。2021年起受聘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,2022年在臺灣百樂琴苑的支持下成功地於北藝製作「響遏行雲.歷史迴聲」老琵琶特展,前後歷時三年的籌備,將十多把老琵琶進行聲音典藏,策劃有展覽、講座與專場音樂會等。
近期重要製作有:「2016 蘇筠涵琵琶獨奏會—臺灣琵琶1970s」、「不同空間的對話 II—2019蘇筠涵琵琶獨奏會」、「人生五篇琵琶響 · 續—2022蘇筠涵琵琶音樂會」、「響遏行雲.歷史迴聲—老琵琶特展」等,並將於2023年七月發行個人首張琵琶音樂專輯《迴·聲》以多把清末老琴進行錄製,並收錄有個人據古譜打譜而成的作品《迴聲》。
精選作品。音樂試聽
2013演奏
華彥鈞《大浪淘沙》
Hua Yan-jun
Big Waves Wash the Sand
琵琶獨奏
Pipa Solo
4'45"
2019演奏
羅永暉《千章掃》
Law Wing-fai
A Thousand Sweeps
琵琶獨奏
Pipa Solo
8'43"
選段
Excerpt
2019演奏
三木稔《時之彩I》
Miki Minoru
Time Coloration I
琵琶獨奏
Pipa Solo
3'13"